【漢式鎮墓獸】
漢式鎮墓獸係稱源於中原,與漢文化一脈相承所發展出的鎮墓獸。以中國犀牛為原型,是犀牛不斷模糊、神話而來的產物。主要發現於今渝東地區,從涪陵以東至巫山的長江沿線及其周邊地區,湖北亦有出現,像是巴東東瀼口、襄樊市市區、湖北當陽等地,均有少量出土。魏晉時期鎮墓獸的出土以洛陽最集中,山東省的諸城、山西省的邊城以及甘肅省的酒泉、嘉峪關等地意有少量發現。西漢早期的鎮墓獸多為前肢趴伏,後肢欲蹬的翼獸造型。西漢晚期出現了四肢直立、頭長一尖角的鎮墓獸,姿態與先前的翼獸大不相同。

東漢早期中原陶製的鎮墓獸造型較統一,有尖長獨角和尾巴,渾圓矮胖,四蹄踏地,動作結實穩重,似馬的身軀。東漢中晚期的鎮墓獸造型比例更加低矮,不再強調獨角的長度尖利,甚至彎曲了起來。

西漢至魏晉南北朝鎮墓獸製作方法,都是在模製陶胚加上捏造或雕刻的細節,並在素坯塗上一層白衣後,加上彩繪為主,只有在細部做工隨著時間的推移越趨精細。西晉時出現少數釉陶和瓷陶鎮墓獸,但僅有單色,直至盛唐時期三彩技術純熟,釉陶鎮墓獸的紋繪才得以模仿,三彩與彩陶兩者並行,紋飾也因三彩釉材料的特性,發展出唐代自成一格的鎮墓獸風格。

除了西晉時期鎮墓獸尺寸與墓室規模的大小變化有關外,東漢、十六國以及北朝各代的鎮墓獸尺寸,與其所在的墓室的大小並無特別的關聯。各朝間鎮墓獸的大小差異也不大。但可觀察出鎮墓獸長高比,由東漢至南朝、十六國普遍出現的2:1至3:2,甚至5:1這樣差距極大的長高比,演變北朝通行的1:1,反映了鎮墓獸由四肢著地的俯衝姿的馬匹、長獸型,改為前肢直立的蹲踞姿的狗型獸造型變化。

漢式鎮墓獸應予「山神」、「土伯」的功能相近,為地下幽都的守護者。鎮墓獸多放置於墓室前半部的一側,位於墓門通道的交接處,顯示其防惡鎮邪的鎮墓功能。東漢至北朝的鎮墓獸,其功用可能較趨「引魂升天」的守護神。

與楚式鎮墓獸複雜的型態與演變相較,漢式鎮墓獸的造型相對固定統一。且兩者在形態上僅有皆有「口吐長舌」的相似處,很難看出兩者間有什麼直接的傳承關係。但是,隨葬鎮墓獸的葬俗與口吐長舌的意象,僅出現在渝東地區,可以說是東漢中晚期極具地域特色的現象。而秦漢以來,漢式鎮墓獸出土最多的渝東地區雖不斷有漢族移民移入,仍有大量的楚人後裔聚居,顯示楚文化在此地的影響力。因此,楚文化「信巫鬼而好祠」、「吐舌神」的崇拜,對於渝東地區喪葬習俗與鎮墓獸的意象之影響是不能被忽略的。可以說,在本質上吸收了楚地部分的鬼神傳說與信仰。


7513-弘遠名人典藏館由弘遠數位娛樂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號-7513)創立,努力成為精品領域全球最大整合平台。
7513-弘遠名人典藏館為全台第一的垂直整合古董業者的平台。
為了讓廣大群眾擁有更棒的平台,我們同步打造了7513-弘遠精品整合平台,目標是整合全球珍貴、稀有、精緻奢侈品、古董藝術品、最後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龍頭!
7513-弘遠名人典藏館7513-弘遠精品整合平台 會是古董藝術品和世界名牌精品的最新代表品牌!

arrow
arrow

    7513弘遠整合平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